家具头条|鲁班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来源: 机械猫    发布时间 2025-04-24 点赞量:0    阅读量: 2632

发明之父(鲁班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鲁班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图片

鲁班

传说当时在终南山有一位艺术高超的木匠,鲁班的父亲对这位木匠十分崇拜。于是他就买了三匹快马分给三个儿子,让他们到终南山找一位著名的老木匠学艺。

大儿子和二儿子由于怕吃苦,根本就没有到终南山,只是在外面混了三年后,什么也没学到就回来了,被父亲生气地赶出了家门。

小儿子鲁班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告别父亲,骑上快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终南山下。

图片

鲁班学艺

老木匠问鲁班:“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回事?”

鲁班回答说:“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

老木匠非常赞成小鲁班的话,就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小鲁班磨。鲁班二话不说,就很耐心细致地磨了起来,老木匠看到鲁班磨好的凿子,认为他心灵手巧,又不怕困难,非常高兴,于是就决定把他的手艺全部传给鲁班。

就这样鲁班跟老木匠学起手艺来。每天天不亮,鲁班就起床学艺,到了很晚才休息。由于他十分刻苦,几年过后,终于学会了老木匠的全部手艺。鲁班出师以后,更加刻苦钻研,手艺也更加精湛,后人都称他为木匠祖师。

图片

鲁班实践

据说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

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传说,鲁班为楚国的水军发明了“钩”和“拒”,当敌军处于劣势时,“钩”能把敌军的船钩住,不让它逃跑;当敌军处于优势时,“拒”能抵挡住敌军的船只,不让它追击。楚军有了钩、拒后,无往不胜,鲁班也无愧为军工专家。

图片

鲁班工具

一天,鲁班向墨子夸耀说:“我有舟战的钩和拒,你的义也有钩和拒吗?”。但墨子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鼓励人们相敬、相爱,仁义至上的。他于是回答:“我是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你用钩钩人,人家也会钩你;你用拒拒人,人家会用拒拒你。你说‘义’的钩拒,难道不比‘舟’的钩拒强吗。”鲁班无言以对。

鲁班又拿出他的发明——木鹊,它可以连飞三天而不落地。墨子却说:“这木鹊还不如一个普通工匠顷刻间削出来的一个车辖,车辖一装在车轴上,车子就可以负重五十石东西;而你的鹊有何实际作用呢?木匠做的东西,有利于人的称为巧,无利于人的只能叫作拙。”鲁班听完,深知墨子的哲理。

图片

木鹊

鲁班曾做云梯助楚国攻宋,墨子前来阻拦出兵,在楚王宫中以衣带为城,以竹片为器,与鲁班相斗,鲁班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有余,最终鲁班心服口服,而楚王也放弃攻宋。

鲁班正是通过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努力钻研。而且还痴迷于奇巧的技术,就像鲁班锁这种三个轴组合起来的积木,是按照古代八卦之术所创作出来的。

还有打仗的时候的云梯,云梯可以看清整个战争局势,是攻打城池不可缺少的兵器。除了兵器鲁班还是一个十分有爱心的人,他的妻子因为工作的缘故长期在烈日之下晒着,鲁班看见路边凉亭可以遮阴挡雨,就想发明一种移动的凉亭,但他发明的伞一开始不是纸质的,这就是伞的最初始状态。

图片

鲁班云梯

鲁班真的可以称的上一声祖师,因为他的种种发明都可以造福人类。鲁班的成就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航天业,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在军事科学,鲁班发明的云梯、钩钜(人们现在还在使用)及其它攻城的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鲁班很早就被称为机械圣人;

此外,还有很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不能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图片

鲁班

无论是在典籍记载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鲁班都是一个勤奋多产的发明家。他不停地发明新的工具,改进旧的工具。他的发明创造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为我国早期的土木建筑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对人类贡献非常之大,连欧美一些建筑家们也认为: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上,鲁班是一位罕见的大师。


喜欢请点赞
提示信息
机械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