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钉一铆的木作手艺!

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

——《草堂记》白居易



不用一钉一铆,仅靠手工开凿的榫卯结构,即可将细木片拼出各种繁复精致的花纹。来自日本的组子细工,工艺精湛,让人赞叹。


组子细工是从镰仓时开始流传下来的传统木工技艺,其前身可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的直棂窗。



白居易的《草堂记》记载:“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这里的幂窗用纸,指的就是直棂窗。


到了宋朝时,有了可推拉的双排棂木条窗,传到日本后,几经改进,发展出了组子细工。


高级的组子细工成品常常要由2~3种基础的小图案组合而成。一幅作品,千百枚细木,耗时数日、月不等;组子细工,数十年学艺不算久。



组子细工,在日语里叫kumiko,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窗棂。在中式木质结构建筑中,窗棂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窗里面横着或竖着交错的木条,就是窗格,也是组子片。


汉唐时期,这种技艺传入日本,发展成组子细工,多用于古建筑的梁阁栏嶂等。经过几百年的传承,至今组子细工已演化出两百多种纹样,应用于推拉门、橱柜、日用器皿等常见用品上,无处不见于生活中。


而这些纹样,也包含了许多美好的寓意,如日本国花樱花纹、具有长寿之意的蜀江纹、寓意保健功效的胡麻纹……



▲一部分常见纹样


组子细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仅靠手工开凿的榫卯结构完成所有纹样拼接,不用一钉一铆。看似很简单,其实对材料的尺寸、角度精度要求都非常高。


看着这些繁复多样的花纹,你不得不感叹日本匠人对艺术的用心和对传统技艺的坚持。





























图文来源:网络、家具产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家具头条立场。



喜欢请点赞
我已经到底了

信息提示

5秒后自动关闭